▲相傳英達昌做的鴨尾酥薄如蟬翼,一塊鴨尾酥可分為68層
為了找到英記樓御用糕點的品種和傳承人,從2010年開始,黃學功遍訪島城各糕點傳人。皇天不負有心人,到2014年年底,黃學功陸續(xù)找到了島城有名的糕點大師83歲的高秀常及61歲的姜培紅、72歲的面點大師陳秀英,而姜培紅正是姜換斗的女兒。

▲大蝦酥
在這3位大師的指導下,英記樓30余種傳統(tǒng)糕點的配方得以重現(xiàn),并結合現(xiàn)代工藝進行了精心改良。經過100多天的反復研制和廣泛征求社會各界人士的意見,才有了現(xiàn)在英記樓里售賣的各式糕點。鴨尾酥、沙琪瑪、大蝦酥、蜜三刀、合歡酥……這些傳統(tǒng)的宮廷御用糕點既是英記樓的招牌,也是歷史的見證。
味蕾上的情懷:老青島的回憶
據(jù)黃學功回憶,2年前英記樓劈柴院店開業(yè)不久后的一天清晨7點多,他到火車站送人順便想進店看看,結果剛走進劈柴院,就看到一位80多歲的老太太獨自坐在英記樓的門前。
“我們店開業(yè)時間是8點半,我就上前問老太太為什么坐在這,結果老太太說她想吃英記樓的蜜三刀,可是排了兩天隊都沒買上。今天早上特意花了近100塊錢從李滄樓山后打車過來,就是為了能買上蜜三刀。”黃學功聽了以后深受感動,立刻打電話讓配送員第一時間將蜜三刀送過來,并派車將老太太送回了家。

▲蜜三刀
正是由于顧客們對英記樓執(zhí)著的喜愛,才堅定了黃學功復興發(fā)揚老字號的決心。而隨著英記樓品牌的再次打響,關于英記樓的那些神秘往事也逐漸為眾人所知。
2/5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