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wǎng)訊 校園文化是一個不斷建設、反思、提高的整體工程,是學?沙掷m(xù)發(fā)展的動力,是學校綜合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xiàn),也是學校個性魅力與辦學特色的體現(xiàn),更是學校培養(yǎng)適應時代要求的高素質(zhì)人才的內(nèi)在需要。為了進一步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濟寧東門大街小學加大工作力度,使校園文化建設提檔升級。
建設走廊文化。教學樓一樓主要是一年級新生的所在樓層,為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校結(jié)合小學生的實際,在墻壁上懸掛了多種直觀易懂的圖畫,并配以豐富的色彩,讓小學生從中了解讀、寫、聽等方面的常規(guī)標準和要求;二樓則突出了文明禮儀規(guī)范這個主題,溫馨的話語提示,經(jīng)典故事的敘說,無不引導著學生們的言談舉止向溫文爾雅靠攏,也使大家逐漸明白要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人;三樓則以家鄉(xiāng)教育為主題,“運河貫通濟州興”、“古跡景觀溯淵源”等欄目版塊生動細致地介紹了家鄉(xiāng)濟寧的歷史、人文與發(fā)展情況,教育學生要從小樹立“以家鄉(xiāng)為榮”、“多為家鄉(xiāng)做貢獻”的意識;四樓則以儒家文化、中華文明為主題,“三人行必有我?guī)?rdquo;、“仁者愛人”等板塊,突顯了濟寧作為儒家文化發(fā)祥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在各班級,各具特色的中隊牌、一個個響亮的中隊名、一句句班主任的溫馨寄語和每周評選的“校園之星”,時刻激勵著同學們團結(jié)奮進。“蜜蜂心語”、“我最棒”等欄目板塊,為同學們進行心靈的交流和創(chuàng)造力的展示提供了平臺。
建設班級文化。學校制訂了班級文化建設的活動方案,并在會議上布置了任務,明確了要求。各班積極響應,結(jié)合班級的實際情況,制定班級的方案。班主任精心構(gòu)思,學生們積極參與。墻壁、板報成了會說話的展示臺、教育臺、創(chuàng)意臺。現(xiàn)在,當你走進教室,就好像走進了一個溫馨的家,讓人禁不住嘖嘖稱贊!其中“圖書角”、“感恩墻”、“誰最棒”、“特色中隊”、“藝海拾貝”、“心語心愿”等版塊,更是內(nèi)容豐富,形式各異,展示著孩子們七彩繽紛的童年一版版內(nèi)容豐富、形式新穎、主題鮮明、適合學生年齡及各班實際的校園文化特色欄成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建設辦公室文化。在教師辦公區(qū),“為師之德、為師之學、為師之藝”則成為教師辦公文化的三大主題,各個學科教研組都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也成為教師們才藝和豐富個性的完美展示。美術教研組是目前市中區(qū)唯一的美術學科品牌教研組,在長期的融洽與磨合中,他們逐漸形成了“和諧、精致、求美”的教學品牌,走進他們的辦公室,迎面看到的是一個金色的“和”字,用紅色的絲帶造型貫穿,與“和”相映成趣的是以剪紙形式出現(xiàn)的“諧、睦、貴、美、順、樂、善、好”八個字,對教研組的品牌核心作了充分闡釋。在一年級語文教研組辦公室內(nèi),一棵碩大的“問題樹”,掛滿了教師們的教研碩果;在音樂教研組內(nèi),墻壁上的行動音符,像一個個跳躍的精靈,從美妙的樂曲聲中飄然而出……教師們在這種濃厚的教學文化氛圍中,相互砥礪,促進了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每一面墻壁都說話,每一個角落都育人。在東門大街小學,這種比花香還濃、比美酒更醇的文化氣息,像和熙的春風一樣,彌漫在學校的每一寸空間,浸潤著每一名學生,使學生們受益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