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記者 孫亞飛
本報通訊員 商 賀 劉逸飛
1月4日,記者遠眺新建的陽谷縣圖書館,古色古香的仿古塔樓設計宛如小說中描繪的“藏經閣”。“千萬別被它的仿古設計騙到,它可是一家精心設計的‘智慧圖書館’。”陽谷縣圖書館館長張慧說,“讀者在多功能自助終端機上使用身份證,不到一分鐘就能完成注冊;借到心儀的書本后,放進圖書消毒機,只需要30秒就能完成消毒。大數(shù)據(jù)實時發(fā)布平臺、朗誦亭、圖書查詢一體機、自助借還機等設施設備,都帶給讀者更為便捷貼心、更為沉浸式的閱讀體驗。”
據(jù)張慧介紹,新建成的陽谷縣圖書館總建筑面積8400平方米,可承載專業(yè)閱覽、數(shù)字展示、文化觀演、學習自修、社交休閑、國學教育培訓等功能。
相比于線下閱讀,“陽谷縣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新“裝”的30多萬冊電子圖書更討年輕人喜歡。“拿出手機就能看書,感覺圖書館就在身邊。”讀者呂正鵬說,瀏覽“陽谷縣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無意中發(fā)現(xiàn)了曾經沒看完的書,頓時起了興趣。
“數(shù)字化圖書使公共圖書館突破了以往傳統(tǒng)服務模式在時間、空間方面的局限,為市民提供了查閱圖書的全新渠道。”張慧解釋。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如何讓閱讀走進千家萬戶,形成全民閱讀的良好氛圍?“我們以縣圖書館為總館,鄉(xiāng)鎮(zhèn)(街道)綜合文化站為分館、村(社區(qū))書屋為閱讀點的總分館制,實現(xiàn)了縣、鄉(xiāng)、村圖書通借通還,達到公共閱讀資源的有效整合,實現(xiàn)全民閱讀陣地全覆蓋。”陽谷縣文化和旅游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廷健介紹,陽谷縣還以農家書屋為載體,依托“村村響”廣播系統(tǒng),在農家書屋開創(chuàng)“新農人之聲”欄目,通過“村村響”廣播讓“無聲閱讀”變“有聲悅讀”,讓群眾在家里就能享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
據(jù)悉,陽谷縣以創(chuàng)建“書香之鄉(xiāng)”“書香之村”“書香機關”等為抓手,運用線下線上平臺,積極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2023年以來,陽谷縣圖書館開展了全縣經典誦讀大賽、閱讀推廣進鄉(xiāng)村、公共文化服務宣傳周、暑期活動等400多場;城市書房開展親子共讀、閱讀分享、知識講座等活動200多場;382個行政村(社區(qū))依托農家書屋,每月都開展主題閱讀活動,累計開展活動4000余場。
“近年來,陽谷縣通過增設閱讀設施、加強閱讀平臺建設,高質量推進‘書香陽谷’建設,構建全方位閱讀服務體系,讓書香‘溢滿’千年古縣,讓千年古縣成為‘閱讀之城’。”陽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靖德云說,“下一步,我們以創(chuàng)建書香陽谷為統(tǒng)攬,進一步筑牢閱讀陣地、培育閱讀品牌,形成黨政推動、各方參與、重心下移、共建共享的全民閱讀工作格局。在全社會營造人人愛閱讀、共建‘書香陽谷’的濃厚氛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