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迎來2021年“開門紅”,融資客加倉路徑也逐漸清晰。Wind數據顯示,上周(1月4日至8日)兩市融資余額較前一周增加443.56億元,1月7日兩市融資余額達15275.07億元,創(chuàng)下近5年來新高。
從融資客加倉方向看,電氣設備、有色金屬、電子、國防軍工等行業(yè)凈買入額居前,寧德時代、隆基股份、中國平安、雅化集團的凈買入額較高。
融資余額創(chuàng)近5年來新高
1月11日A股三大股指再度回落。上證指數收報3531.50點,跌1.08%;深證成指收報15115.38點,跌1.33%;創(chuàng)業(yè)板指失守3100點,報3092.86點,跌1.84%,但市場情緒未出現明顯降溫。Wind數據顯示,11日滬深兩市成交額達12118億元。這意味著,2021年以來A股單日成交額均在1萬億元以上,上一次市場出現類似情形還是在2020年8月。
交投情緒階段性高漲助推市場兩融規(guī)模不斷攀升。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7日收盤,兩市兩融余額為16730.31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為15275.07億元,兩項指標均創(chuàng)下近5年來新高。2021年首個交易周,兩市兩融余額環(huán)比增加535.92億元,其中融資余額環(huán)比增加443.56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11日A股三大股指下跌的同時,北向資金逆勢入場搶籌。Wind數據顯示,當天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8.94億元,其中滬股通資金凈賣出9.50億元、深股通資金凈買入18.43億元。截至11日,北向資金已連續(xù)4個交易日持續(xù)保持凈流入狀態(tài),年內凈買入額累計達200.21億元。
中國銀河證券分析師蔡芳媛指出,北向資金一直被視為A股行情的風向標。觀察近期北向資金流向可以看出,海外投資者并不熱衷于追逐熱點板塊,而是更看重估值的合理性。
在兩融市場上,新年首個交易周哪些行業(yè)板塊獲得了資金青睞?
Wind數據顯示,28個申萬一級行業(yè)上周全部獲得融資客加倉,但行業(yè)間分化明顯。電氣設備板塊以75.03億元融資凈買入額居第一;有色金屬、電子板塊居第二、三位,融資凈買入額分別為51.27億元、41.71億元;國防軍工、食品飲料、非銀金融、醫(yī)藥生物板塊融資凈買入額均超過30億元。
同時,紡織服裝、銀行、綜合板塊上周獲得融資客加倉金額較少,均不足1億元,綜合板塊上周融資凈買入額僅有674.96萬元。
從行業(yè)表現看,上周融資客加倉較多的行業(yè)板塊表現也較活躍。28個申萬一級行業(yè)中,上周有色金屬板塊以10.66%的漲幅“領跑”,電氣設備、國防軍工、食品飲料等板塊漲幅居前。
多只股票獲融資客加倉
哪些標的股成為上周融資客加倉的心頭好?
Wind數據顯示,在上周融資客凈買入的945只標的股中,寧德時代以融資凈買入額19.91億元居首,其行業(yè)屬性為電氣設備。2020年寧德時代股價大漲逾230%,進入2021年公司股價繼續(xù)走高,1月8日盤中一度創(chuàng)下424.99元/股的歷史新高。緊隨其后的是隆基股份,上周融資凈買入額為18億元。
上周融資凈買入額超過10億元的還有中國平安、愛爾眼科、雅化集團,分屬保險、醫(yī)藥、化工行業(yè)。上周融資凈買入額居前的還有航發(fā)動力、伊利股份、海康威視、三安光電、中信建投等,所屬行業(yè)分別為軍工、食品飲料、電子設備、非銀金融等。
部分非銀金融、醫(yī)藥、新能源類標的股上周遭到融資客減倉。Wind數據顯示,上周東方財富融資凈償還規(guī)模達3.7億元,排名第一;復星醫(yī)藥、贛鋒鋰業(yè)、長春高新、天賜材料、桐昆股份等標的股,上周融資凈賣出規(guī)模均在1億元以上。
“春季躁動”仍可為
上周,A股結構性行情趨勢進一步明確。不少投資者遭遇“個股不漲指數漲”的尷尬局面。展望后市,行情會如何演進,還有哪些行業(yè)板塊值得“上車”?
光大證券策略分析師秦波認為,企業(yè)盈利復蘇趨勢相對確定,當前政策邊際收緊力度較溫和,市場有望震蕩向上,可把握三條主線:一是順周期的工業(yè)金屬、石油石化;二是消費領域的汽車,以及受益于海外出口拉動的家電、家居;三是業(yè)績持續(xù)保持高增速的新能源和國防軍工。
太平洋證券策略分析師周雨認為,弱美元和海外風險緩和有利于外資持續(xù)流入A股,疊加公募加倉仍有空間,“春季躁動”仍可為。建議圍繞經濟復蘇(補庫存、可選消費)和“雙循環(huán)”主題展開布局,關注四條主線:一是受益經濟復蘇且低估值的品種,如銀行、保險;二是受益出口驅動且補庫存的中游制造,如化工、有色、機械;三是“科技內循環(huán)”,如光伏、新能源汽車、軍工、云計算;四是“消費內循環(huán)”,如可選消費中的汽車、消費電子、家電家居。 |